弥散式供氧与医院中心供氧是两种常见的供氧方式,尽管它们都旨在提供氧气,但两者在用途、输送方式、氧气纯度以及建设维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1. 用途
弥散式供氧主要应用于高原地区,用于缓解正常人在高海拔环境下的缺氧问题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管道系统输送高纯度氧气,提升特定空间内的含氧量,从而实现富氧效果。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服务于个人,也适用于多人使用,场所涵盖酒店、办公楼、宿舍、KTV等。此外,市场上常见的高压氧舱也可归类为弥散供氧的一种形式,只不过它将供氧环境限制在一个密闭舱体内。相比之下,医院中心供氧系统则是专门为医疗救治设计的。它通过集中供氧系统,将医用氧气输送到各个病房终端,再借助鼻导管或呼吸机等设备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供氧服务。该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床位的用氧需求,主要用于危重病患的急救和治疗。
2. 输送方式
弥散供氧通过管路系统将氧气均匀分布到各个房间,使整个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得到提升。而医院中心供氧则采用集中供氧的方式,首先利用制氧设备生产高压氧气,经过减压处理后,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各用气终端,最终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分配和使用。这种输送方式对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,以确保氧气的安全传输。
3. 氧气纯度
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,医院中心供氧所使用的医用氧气纯度必须达到99.5%以上。如此高纯度的氧气在临床应用中通常会被稀释调配,以避免直接吸入对患者造成伤害。而在高原富氧环境中,氧气纯度的要求相对较低,具体数值需结合海拔高度及目标人群特点综合计算得出,一般不超过28.7%。此外,无论是哪种供氧方式,对于氧气中的含水量都有严格限制,露点不得超过-43℃。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抑制细菌滋生,还能防止低温条件下管道内结冰,影响供氧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4. 建设与维保
弥散供氧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相对简单,工程量较小,造价低廉,且后期维修保养的工作量较低,系统易于管理。然而,医院中心供氧系统属于大型管道线供气系统,其工程复杂度较高。从设计阶段到材料选择,再到后期的维修保养制度制定,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,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因此,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的整体建设难度和成本均远高于弥散供氧。
综上所述,弥散供氧与医院中心供氧虽然同属供氧领域,但两者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截然不同。弥散供氧更注重改善群体生活环境,而医院中心供氧则侧重于医疗救治。两者互不冲突,而是各有侧重,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需求。
139-1889-2852
公众号